找到相关内容1026篇,用时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来果禅师传略(2)

    将来能得解脱地位,必须耐烦,祗可三日不食,工夫不可打失。”又到一家,可怜将到门前,又被把门碰统一关,我心冰冷。再赶一家,到门边时,将要开口,又被一顿毒骂。自想行菩萨道,托钵化饭正依佛制,不与我食则已,反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71051651.html
  • 《俗语佛源》选摘㈤

    贤)  【沿门托钵】  钵,是梵语钵多罗patya的省略,是出家比丘应蓄六物(大衣、中衣、下衣、铁钵、坐具、漉水囊)之一,即饭器,有泥质和铁质等。托钵乞食,是印度佛教为比丘所制的乞食制度。作用是不以资...

    赵朴初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81851788.html
  • 清末民初庙产兴学风潮—以虚云禅师为例(1)

    经济上的重要性,视寺院类型、规模大小及所在地点而有所不同。托钵与化缘在中国僧侣中比较少见,也不是寺庙固定的收入,化缘通常为了某一个特定目的,例如兴建寺庙建筑。香客及朝山者的献金也是少数,最主要的收入还是...

    陈育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83151814.html
  • 佛教布萨制度的研究

    [15] 《小部经.自说经》<目真邻陀品>二:“如是我闻,一时,世尊住舍卫城祗陀林给孤独园。尔时,托钵食后归来聚集于集会堂众多比丘之间,引起如是话题:‘诸法友!摩揭陀之洗尼耶毗沙罗王与憍萨罗之波斯匿王...

    罗 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90551880.html
  • 佛光教科书:《佛光学》(2)

    利和同均:是为经济上的平衡。凡托钵所得或檀那的四事供养,僧团中弟子皆有权共享。   四、身和同住:是为居住上的规划。僧团重视团队的精神,僧众不可擅离大众独居,即使是独住比丘,也必须经过一定的年资,得到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95751955.html
  • 佛光教科书:《佛教与世学》(2)

      佛陀时代,印度僧团藉着托钵乞食而行化,佛陀虽然不事农耕,却将耕种的真义彰显无遗。根据《杂阿含经》记载,有一次,佛陀在游行教化途中遇到一位农夫质问他耕田下种法,佛陀以偈回答:“信心为种子,苦行是时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00051958.html
  • 佛光教科书:《佛教与世学》(3)

    公益事业的鼻祖,实不为过。   佛教自古以来的公益事业形态可分为下列四大项:   一、教育事业:两千六百年前,佛陀率领弟子们至各处托钵来教导民众,上至王宫贵族,下至贩夫走卒,都是佛教僧团教化的对象,此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00051959.html
  • 佛光教科书:《实用佛教》(3)

      第十六课 密行百事   密行是密而不宣的善行义举,以中国俗语来说,就是积阴德。譬如佛陀的三千威仪、八万细行;每日托钵乞食、洗足敷坐、行化说法,令众生入佛知见等,就是密行;又如罗□罗忏悔改过,坚持清净戒行等,是为佛弟子中密行第一;大迦叶住兰若处,寂静少欲,灵山会上□妙契真如法性,亦是密行;须菩提观空迎佛□,也是密行。   古人分粥赈饥、筑桥铺路、凿井造水、点灯奉茶、施棺义葬、急难救助等情义之举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00551968.html
  • 黔南会灯录(1)

    代破山下   象崖珽禅师法嗣   永宁中和云腹智禅师   蜀之顺庆李氏子。母何氏。夜梦僧托钵入门。觉而生。于本境水月庵。礼六度剃染。因听绳朴法师讲法华经。至若坐若经行处。顿...

    清 如纯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41052492.html
  • 地皎法师:我与地藏菩萨之因缘(1)

    对于供养出家师父,也曾有一番深刻的际遇。有一次,我母亲在街上看到一位出家师父站在路边托钵,便很恭敬地请那位师父到家里应供,我母亲准备了丰盛美味的饭菜来供养他,又从省吃俭用的家用中,取出一部份做为供养金。...

    地皎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53052679.html